"家宝"变"国宝"中国美术馆展出收藏闵叔骞作品
发布日期:2023-01-15 11:02
为纪念闵叔骞先生诞辰100周年,由南京师范大学、宜兴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意趣卓然——闵叔骞画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举办。闵叔骞家人将闵叔骞所作33件有所不同时期的作品捐献给中国美术馆永久珍藏,使“家宝”变成“国宝”。
本次展出共计展览油画、国画、素描作品89幅。此次展出一方面以画种为单元,系统而全面地呈现出了闵叔骞在中西美术两端深研体悟、探寻创意的非常丰富成果;另一方面,画种的变化也说明了了闵叔骞由油画到国画、从表现手法到山水画再行到抽象化的语言切换和阶段性特点。纵观此次展出难于找到,闵叔骞的油画作品主要集中于在新中国正式成立以后至改革开放初期,如体现新中国工业成就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十三陵水库》《北京火车站》《南通九圩港四十孔水闸工地》等作品,呈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家面貌焕然一新、蓬勃发展,人民充满热情、投身建设的历史画卷。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美术的发展渐渐从对题材的注目改向对美术语言本体的探寻,闵叔骞亦抱住追随时代发展的脚步,创作了《壮心不已》《徐悲鸿与泰戈尔》等油画代表作。同时,他还凭借着长期以来在教学岗位上对油画与素描语言的精耕细作,大力翻译成、公开发表、出版发行各类讲解西方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至印象派的代表画家,并整理出版发行素描技法教材。闵叔骞的这些希望在一定程度上将国内画界对西方油画语言的了解推向了解。
20世纪90年代以后,离开了教学岗位的闵叔骞在观念和创作面貌上也展开了大胆地自我革新。他以毛笔替换画棒,在国画领域新的关上了一片天地。
在这世纪末的意象、抒情抽象化作品中,闵叔骞将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形象展开高度总结和滑稽,大大探寻笔、墨、色、形、线等绘画元素所包含的形式韵律和审美趣味。这世纪末的国画作品,既有《觅得》《舞荷》等作品对笔墨线条美感的推敲,以别致、生动的用笔塑造成充满著动态的甜美观感,也有《夏》《猫头鹰》等作品对色、面关系的节奏做到,形式美感的抽象化传达。
本文关键词:家宝,变,国宝,中国,美术馆,展出,收藏,闵叔,骞,开云体育app下载官网
本文来源:开云体育app下载官网-www.gz-chongsheng.com
Copyright © 2005-2022 www.gz-chongsheng.com. 开云体育app下载官网科技 版权所有 网站备案号:ICP备80954091号-8